封控两个月后停车费6125元?最新:这部分情况停车收费减免
5月24日
网上有一个。
上海虹桥机场T1停车场停车费收据
显示在账单上
3月29日停车人停了。
将于5月24日开业。
累计停车费6125元。
工作人员表示,后续机场会因为疫情有长时间停车的减费政策政策发布后,机场也会联系已缴纳停车费的用户,退还减少的停车费
此外,记者还致电上海部分大型商场,商场工作人员大多表示,目前并没有与疫情相关的减免优惠停车费的政策,仍需按照每日最高停车费乘以实际天数来收取如果有相关政策出台,要等上海完全解封后才能知道
最新的!上海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台了公共停车费减免政策。
为鼓励车主自觉遵守本市防疫条例,适当减轻车主经济负担,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及后续常态化防控期间,因车主临时封闭导致道路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停放的社会车辆不能及时驶离的情况,本市出台停车费减免政策。
在城市关闭期间停车费将被免除。
免税范围
免征范围包括本市所有收费公路停车场和国有公共停车场鼓励非国有公共停车场参照执行
自由时间限制
第一批封闭管制区域为2022年3月28日至车主封闭管理结束,车辆开放道路。
其他区域,自2022年4月1日起,至车辆所有人封闭管理结束,车辆开放道路。
封路和开道车辆的日期以官方公告为准,两者中较晚者为豁免截止日期。
在上述免缴时限起点前,因封闭管理不能及时驶离的车主,可凭有效封闭管理证明申请免缴相应停车费。
豁免对象
区域封闭管理前,车辆一直停放在相关停车场,后来由于车主封闭,道路禁行等客观原因无法离开车辆进出时间以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记录为准
豁免模式
对在规定的免征期限内符合免征条件的车辆,采取免申请,免享受的方式,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直接免收相应停车费后放行。
对在规定的减免时限起点前因封闭管理不能及时驶离的车主,申请停车费减免的,减免相应停车费,经核实后放行。
后续常态化防控期
实行优惠停车费。
免费停车场
车辆滞留期间,实行按日收费收费标准按照车辆停放在内环路以内重点区域,内环路以内其他区域,内外环路之间时的12元/天,10元/天,6元/天的优惠价格
具体车主凭有效封闭管理证明申请优惠,经相关道路停车场管理者核实后,按照上述收费标准,以实际停车天数进行结算。
国有公共停车场优惠收费
外地原本长期收费的,在车辆滞留期间按日收费,收费标准按照不高于区域内收费公路停车场相关优惠价格的原则执行。
车主凭有效封闭管理证明申请减免,经相关国有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核实后,双方根据上述优惠收费原则和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具体收费价格,并以实际停车天数结算相关国有公共停车场业主与经营者已约定前期实行更优惠的收费价格的,按原约定执行
目前封闭期间哪些停车场免收停车费。
免费停车场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本市所有收费公路停车场,二是国有公共停车场,范围和名单由市或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管理权限确定同时,鼓励非国有公共停车场参照执行
停车费免费的期限如何确定。
第一批封闭管制区域为2022年3月28日至车主封闭管理结束,车辆开放道路。
其他区域,自2022年4月1日起,至车辆所有人封闭管理结束,车辆开放道路。
封路和开道车辆的日期以官方公告为准,两者中较晚者为豁免截止日期。
全城封闭前已经接受封闭管理的车主可以免停车费吗。
免收停车费时限起点前,即全城封闭前,因封闭管理导致车辆不能及时驶离的车主,可持有效封闭管理证明申请免收相应停车费。
车辆免收停车费的条件是什么。
区域封闭管理前,车辆一直停放在相关停车场,后来由于车主封闭,道路禁行等客观原因无法离开车辆进出时间以道路停车场或者公共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的记录为准
如何享受免停车费需要申请吗
对在规定的减免期限内符合减免条件的车辆,以免申请,免享受的方式直接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减免相应的停车费。
在规定的减免期限前,因封闭管理不能及时驶离的车辆所有人,应当向车辆停放地收费公路停车场管理者或者国有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提供至少一份有效证明材料,如随申办出具的家庭健康监测证明,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封闭管理相关证明或者解除医学隔离证明等。
后续防控期间,如遇封闭管控,将实行哪些优惠政策。
道路停车场:车辆滞留期间实行按日收费,根据内环路内重点区域,内环路内其他区域,内外环路之间实行12元/天,10元/天,6元/天的优惠价格。
道路停车场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考现场收费价格公告牌上的数字来确定例如,PDN—***/PD—***/PDW—***分别代表浦东新区内环路中的重点区域,内环路中的其他区域以及内环路和外环路之间的相应区域
具体车主凭有效封闭管理证明申请优待经核实,按照上述收费标准,以实际停车天数结算
国有停车场:停车场按日收费的,在车辆滞留期间按日收费,收费标准按照不高于所在区域收费公路停车场相关优惠价格的原则执行如果业主和现场方前期已经约定了更优惠的价格,则以原约定为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