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9大都市圈发展指数发布,成都都市圈列第二梯队
5月10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在北京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副司长周南表示,都市圈既是中心城市的放大版,又是城市群的缩小版,其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发展指数》选取了国内9个都市圈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除成都都市圈外,还包括南京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重庆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
研究成果显示,九大都市圈呈现三大发展梯队。第一梯队包括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属于全能综合型,都市圈发展阶段相对成熟、发展水平更为完善;第二梯队包括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长株潭5个都市圈,属于特色发展型,整体评价水平较好,在部分板块具有特色发展优势;其中,成都都市圈“发展水平指数”在九大都市圈中排名第5位,展现出四大重要特征,一是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得分领跑中西部;二是城镇化建设基础保障有力,总量结构有待提升;三是特色领域优势凸显,高质量发展仍需全面发力;四是同城化发展具有示范意义,优质“朋友圈”向纵深迈进。
第三梯队包括重庆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属于潜力发展型,具有城镇化发展潜力,同城化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亟需夯实发展质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发展指数》详细分析了成都都市圈的各项长短板。如在创新方面,成都都市圈呈现创新主体多元并进的发展态势,高能级创新平台数量在横向对比 中位居第3位,仅次于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科创平台资源和创新人才储备领跑中西部。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居中,但与深圳都市圈相比仍有1.66倍差距,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成都都市圈整体发展效益日益提升,2021年成都都市圈市辖区地均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9年增幅超过 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倍差仅高于深圳和长株潭都市圈,在9个都市圈中位居第3名,城乡发展差距正逐步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指数》还关注了能源保障能力,成都都市圈在能源保障方面具备较好水平,都市圈中心城市电力供应自给率为9个都市圈中最高。但成都都市圈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支出比及财政自给率横向对比均排名第 6,财政保障仍有待提高。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表示,“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构建、分析与应用,是结合发展规律与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探索,有利于推动形成成都都市圈‘体检-诊断-应对’治理闭环,打造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与治理评价的“成都样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